“‘山·水·江·湖’——新媒体艺术展”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由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建筑设计师唐克扬策划。将于2018年9月27日9:00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持续到10月25日。
“山·水·江·湖”是一个没有多“新”的“新媒体”展,它希望更具体地讨论“媒体艺术”的内涵,尝试在传统美术馆空间里,用不大的代价,并不十分“先锋”的姿态,实现让艺术作品“媒体化”的讨论。
策展人唐克扬并不将美术馆的展览空间看做严格的“展厅”,而是一种粗放的“环境”,判断参展艺术家是否意图运用(新)“媒体”创作的关键,在于他(她)是否关心展场、城市、地域乃至国度的“语境”,是否注意到作品和“环境”的关系。郝经芳&王令杰、史明汇、塔可、徐小鼎、杨泳梁、郑达、张克纯、张翔、张增增、王天甲等参展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在抽象和具体两个向度上勾勒出艺术的本地“风景”——“风景”是地方文化的直观的或间接的体现。它也将和我们选择的戏剧性的美术馆空间,乃至美术馆内的其它展览和展品发生这样那样的、微妙的互动。
传统上,这里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摄影作品,雕塑,或者空间装置,它们不一定是“新”媒体,而是提供了“新”的艺术观察的视角,都和展览的语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是又是不尽相同的联系,各自有别的方法。这种“语境”上的联系可以是技术手段上的,比如不同的感官手段,突破了“视觉”艺术的限定;可以是意义上的,有的属于“环境”,“默默不语”,有的算作“主体”,“大声说话”;最终,它们都要和美术馆的空间发生关系,即使那些最传统式样的“画框式”艺术,也至少再现(represent)了美术馆外的本地的文化和现实,并且在这种“翻译”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眼光和立场。
这些作品,看得见的,不那么看得见的,使观众不仅仅注目于孤立的作品,而是察觉到美术馆内外发生的方方面面的事情,直至把视线投向美术馆空间不能容纳的本地的“风景”。展览将会把四川美院罗中立美术馆有趣的4号厅等转变成一个立体的“媒体空间”,并使这种空间的影响向外辐射。
前言
山水未必是美学家常说的抽象的“山水”,
江湖也不仅仅是一地鸡毛的“江湖”。
在重庆这两个词都是具体的:首先,这座城市素以“一山两水”而形成的地理格局而知名,“山水”地形构造的奇观,塑造了重庆独特的日常生活面貌。与此同时,“江湖”又是重庆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由袍哥文化演绎来的戏剧性的社会关系和地方风俗。两个词共同勾勒出了地方人情的“构造”和“起伏”,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景观社会更隐秘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它让重庆在显得非常“后现代”的时髦的同时,实则又极其“前现代”的丰满。
相对于重庆的日常和具体,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所讨论的“新媒体”,往往显得抽象,费解,缺乏语境。“新媒体”所针对的“旧媒体”是什么?或者,对于艺术家所熟悉的媒材(绘画工具,雕塑材料),“媒体”的概念意味着怎样的差异?带来怎样的冲击?“新媒体”如何侵入美术馆空间(在当代美术馆空间的定义也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和不稳定),用传统美术馆所不太习惯的方式,和传统艺术家的作品肩并肩地放在一起?
我预测,在上述重庆的语境中,新媒体会显得格外的“新”,就像重庆人的问候语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含义并不一样,它会诉诸于内容和形式间的差异性,在透露出强烈的反讽的同时,又消解了反讽本身。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中国的美术学院迎接了好几拨不同的观念的洗礼,面临着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同西方不一样,由于脚下的土地、眼前的风景和头顶的天空的共同作用,它所吸收的能量不是充溢在外,而是往往向内推积,或者互相影响,显示出复杂的多样性和“自言自语”的特征。
受到这种局面的启发,“山·水·江·湖”想把最形而上学的和最日常的联系在一起,赋予诗意的东西以物质化的形体,为时代前列的文化做具体而微的注脚。它希望是一个“跨文类”但是又同时高度情境化(transtextural and contextual)的展览,既有“典型”的新媒体(运用计算、灯光、声音、机械装置的)艺术家,又包括传统上不被定义为新媒体艺术家的参与者,既有直观的针对重庆地方景观的再现性艺术,又包括理论化的装置与模型。它应该是一次严肃的对话,尽管谈论者往往使用着对方不能理解的语言。
策展人并不将美术馆的展览空间看做严格的“展厅”,而是一种粗放的“环境”,判断参展艺术家是否意图运用(新)“媒体”创作的关键,在于他(她)是否关心展场、城市、地域乃至国度的“语境”,是否注意到作品和“环境”的关系。参展作品希望在抽象和具体两个向度上勾勒出艺术的本地“风景”——“风景”是地方文化的直观的或间接的体现。它也将和我们选择的戏剧性的美术馆空间,乃至美术馆内的其它展览和展品发生这样那样的、微妙的互动。
策展人——唐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