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奢侈品

déc 2011

艺术和奢侈品

奢侈品是一个很不容易抓准的话题, 因为有很多对于 “奢侈品” 的不同定义.

我比较喜欢的是中文维基上的定义: “奢侈品是在市场上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是最高档次的商品。”

根据这个定义来说的话, 奢侈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最好的质量, 二是最高的价格. 这两个条件并不构成充要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正过来很好理解: 最好质量的产品需要最多的成本投入, 那最终自然会反映在其价格上. 而反过来的话并不成立, 最高的价格并不意味着最好的质量, 尤其是在当今市场和营销学非常发达的商业社会. 所以这条定义把那些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 即所谓 “价格虚高” 的商品, 排除出了奢侈品行列. 这也是我喜欢这条定义的原因, 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件奢侈品上所承载的劳动的价值(比如一件高级定制服往往代表了熟练工人几百小时的工作量), 显得比较人性化吧, 不像英文定义(Luxury goods a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not considered essential and associated with affluence.)那样, affluence这个词用得让人感觉冷冰冰的.

其实这样一来, 奢侈品就承载了很多东西: 设计, 制作它的人所花费的大量时间, 精力和感情; 其制作工艺的历史, 以及长久的品牌回忆, 包括品牌经营者的故事和品牌的消费者的故事. 我觉得这么长久的积累, 自然它就带有一种宗教和信仰上的价值, 从而向着艺术品的方向靠拢. 在另一端, 就艺术品来说, 它往往也是艺术家不计成本,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调动最好的资源, 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融入的一件物品.

所以我想到, 奢侈品是否也应该和艺术品一样, 属于那些能够对其充分理解, 明白, 产生共鸣的人, 就像你说的appreciate. 我一个艺术家朋友, 做了一个关于小孩(也有几个大人)关于 “甜” 这个感受的 art documentaire( http://www.catherineegloffe.net/la-douceur ), 她同时也就这个 projet 中创作的一些 dessins 做了几件相应的 objets. 然后她的 galerie 想把这些objet放在自己的 boutique 里卖, 所以询问她标价多少, 她想了很久, 最后决定就让购买者自己说个价格就好. 这个价值应该由对这件作品有兴趣的购买者自己来发现, 也只有对这样的购买者, 这件作品才是有意义的.

而这些人中有一些会是富人, 有一些会是穷人. 最最关键的我觉得是, 如果这一切, 奢侈品也好, 艺术品也好, 都和人的经济地位不再对应, 那么人和物的关系就变得极为单纯也极为真诚: 人们去发掘, 喜爱和自己有共鸣的东西, 而好的物件也能够在世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来.

而对你说的 “没钱, 往死里也要奢侈一把” 的人来讲, 我不能说他们什么都没得到. 他们应该通过这种消费填补了之前心理上的空虚和低落. 而很糟糕的是, 现在太多数 marketing 的目的, 都是为了在人的心中制造这种失败, 低落和空虚感.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 本来不关物品什么事情的, 结果不幸被资本市场拿来做销售的载体. 而购买的人也不在乎这件物品本身. 于是物质被无意义地滞留在错误的地方, 以生态学的说法, 这叫做污染.

艺术品本来就是奢侈品, 所以艺术家和奢侈品是分不开了吧. 但是我还不很清楚, 当今艺术家与品牌商之间的合作与文艺复兴时代贵族对艺术家的赞助是否仍然是相同性质的. 以前, 仍然是由于生产力的问题, 艺术家无法独立支持创作所需要的物资消耗(这种消耗不光是制作作品所需的物料, 其中还涉及到艺术家的私人和学术生活开支, 作品的物流费用等等… 即使只是作品的物料消耗, 比如当时盛行的蛋彩画法所需要的鸡蛋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这鸡蛋还不能过夜, 必须随用随调. 当年养鸡肯定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养鸡场那样… 所以达芬奇画鸡蛋不是没道理的… ^^ ), 而贵族们掌握了艺术家所需要的物质, 他们需要艺术创作来满足自己的信仰和社会认同的需求.

回过来看今天的情况, 事情就有了些变化. 很多品牌和艺术家的合作内容并不是赞助艺术家的创作, 而更像是雇佣艺术家来作为自己的资本, 以期赢得更多的市场.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的话, 艺术家和资本家之间的合作基础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 因为人们的生产力借由技术的发展而大大地进步了. 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 以至于现在的艺术家如果需要完成一件作品, 一般并不需要第三方的资金支持. 凭借他自己所能够调动的资源, 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创作需求. (拍电影不算哈.) 所以这样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商业合作, 艺术家借由奢侈品品牌之手, 把自己的艺术符号兑换成现金; 而奢侈品品牌则借由艺术家创作的产品增加销售. 这当中和艺术没太大的关系.

另一种比较不同的是艺术家和基金会的合作. 那种关系更接近于曾经的资助人关系. 各大奢侈品品牌都有自己的基金会, 他们每一段时间选择部分艺术家赞助他们的创作行为. 对艺术家来说, 和奢侈品基金会的合作目的仍然是自由创作作品. 而直接和奢侈品品牌合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然, 艺术家和奢侈品的结合我觉得怎么都不能说不好. 无论如何, 这是艺术家的思想, 观念让大众所接触的一条重要渠道. 在我喜欢的艺术家里面, 蔡国强和Gucci, DB合作过; 村上隆和LV合作过; Olafur Elisson和宝马合作过, 他借由和宝马的合作来表达他对于环境和思考. 等等. 在建筑领域, 设计领域和服装领域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这样的合作, 可能就会少一些人看美术馆以外到他们的名字, 在展览手册之外了解他们的思想.

只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 现在的奢侈品很多时候我觉得是市场化运作后, 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产物. 其活动不再带有精神内容, 而只是为了资本目的.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展开, 让人看到资本主义正处在一个很糟糕的境地. 在这个情况下和奢侈品的合作, 我觉得有点助纣为虐的味道… 而且, 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了, 单独个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拥有过像现在那样多的可能性. 艺术家需要传达自己的作品和观念, 不仅仅只有和品牌合作这一条渠道. 所以我觉得既然艺术家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 那么也就可以承担比以前更多的责任吧.

ankara esc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