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和記錄

七 2020

第三届 Art en Chapelles 双年展

AeC_dossier_presse_2020-1

La question est souvent posée : pourquoi donc est-ce l’art contemporain qui est invité à « investir » les églises et chapelles du haut-Doubs retenues par art en chapelles dans ses circuits ?

« Art » : le mot rebute parfois ; indiffère souvent. Alors quand l’art devient contemporain au mieux il surprend, interroge, questionne. L’interrogation est légitime : dans son livre Vérité en art, le philosophe et critique d’art, Philippe Sers, écrit : « le paysage artistique actuel manque de lisibilité. Il est difficile d’y trouver ses repères et de construire un jugement de valeur (…). En face de l’art contemporain, la tentation vient alors au public de tout rejeter, dans l’impossibilité de discerner, ou bien de tout accepter par intimidation. Deux attitudes
qui n’ont de sens ni l’une, ni l’autre ».

C’est donc un choix exigeant que le nôtre, car il fait appel à toute la capacité d’attention et d’interrogation. c’est un choix qui s’impose, car l’art contemporain est porteur de l’essentiel :

— en rendant présent l’inapparent, il est par définition, un acte créateur.

— en posant des questions sur l’homme, sur sa vie, sur ses doutes, la nature…

Il nourrit la réflexion spirituelle, sur notre histoire passée, présente et… L’art contemporain se montre sous toutes ses facettes, invitant le visiteur-spectateur à la curiosité, l’écoute, la rencontre, la réflexion.

五 2020

单调,低迷,实践,前行,专注,工具,制造,理想,艺术的合奏 【PSA | 青策】

affiche-20191114002733

文 张营营

行进的艺术工具, 行进中的策展片段

20世纪60-70年代的概念艺术作为一种可定义的运动,他们试图绕过日益商业化的艺术世界,强调“思想过程和生产方法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不同于上一个历史时期,艺术家与实存物作品之间的关系更加感情密切一些,许多作品甚至与艺术家身体的某一部分分不开。假如我们把技术(或技艺,含工具)的过程比喻成一条通道或者一个路径,那么从前的艺术创作路径所承载和容纳的艺术工具则相对质朴、原始和简单,诸如利用身体,声音的技法,镜头,画笔画布,或借用自然环境与残破的现实遭遇等。而今天技术工具的路径随着时代特征的变更得以置换,它比从前更加丰富和系统性。技术在今天的制约与掌控,使它的发生甚至不为今天所有人所理解,而这正好是技术工具可以实现的艺术作品在人类视觉知识体系中有关“深度”的体现和魅力所在。

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是一个由下至上、由内而外、由隐至显的从动机到构思,到对技术工具的使用,到作品的形成,再到展示的过程。工具作为一个“神秘”桥梁,它实现了艺术作品从虚拟的个体意识到实存物的视觉演化,艺术家的构思并不构成为艺术,因此若要将其实体化,就务必动用技术与工具的力量。

640

“凡是能调动媒材的东西,都是技术的部分。”

艺术的本质并非是作品表面所呈现出的形式、状态和属性,形式的存在只是艺术思维的一个影子,一条可以回归艺术本质的线索。实存物作品的存在更多是为了流传的需求;为了换取物质回馈的需求(包括金钱与评价);为了艺术行业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存在。

艺术作品是在艺术家与工具和生产材料的重要交往中实现的,观众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应该在工具和艺术生产过程的相互交往中诞生。工具与创作方法,是一种理解的可能性,人们需要在观看与跟随的过程中形成对艺术的理解,而非艺术品。

640

“理解来自于实践性的应对,而非理论性的沉思。”

仅仅对作品的外观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属性做一番观察,无论这种观察多么敏锐,都不能揭示“上手之物”(手中的工具,脑中的实践)的价值。若只是对实存物做理论上的观察,那种眼光是缺乏对上手状态(操作与实践)的领会的。

得到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
理论性知识,即沉思性知识;
学会应对此二者之间的分别。

640

“工具作为实践性行为的一部分,它会产生其自身的不同视角。”

当在工作中使用切割轮(或其他工具)时,你必须用你的整个存在来工作,边听边看,边感觉边估量。艺术家对技术工具的使用、操作和打交道并不是盲目的,工具有自己的视之方式,这种方式引导着艺术家操作,并使操作具有其特定的物质属性,它们最终将潜藏于作品之中,形成作品意识。

640

“只有通过使用,我们才能接近世界,并建立与事物的原始性关系。”

我们只是趋向于使用工具,而在使用中,工具及部件、设备常常会迷失在作品中变得不可见。工具是艺术的仆人吗?

艺术是一种特权空间,它拥有创造某种敞开空间的能力,在此空间中,我们能够再一次观察到艺术的实存物就其自身而言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再度重新思考发生于制造生命的环节与组织当中的关系问题。

作品是时间和思想的化身,是一个发现,一个生命,一种自身的感性,它通过“有所为”被创造出来。艺术的发生,是在与材料、工具、方法、愿望,以及情感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不仅是一个业已形成的对艺术家想法的实践,而是优先于任何理论与知识性的认知。

640

“专注和敏感于材料!”

工具的使用过程是一种“发生”,在“发生”中人们可以离艺术的生产更近一些,这些生产让艺术家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得以揭示。当艺术行业的规则至上,艺术的真理就会被遗忘,其自身的存在也被遗忘。当人们看画廊展览或者艺术博览会时,大多真正关注到的其实只是艺术的一种回忆,艺术的观众不应停留在作品的回忆中,而应尽可能的关注它的生产。今天的艺术是平庸,还是高贵,对工具的理解和使用正是一种对艺术内部进行检验的极端方式。

640

“工具是一种力量,由于它生长的可变性。”

我们生活在工具主义的规则下,事物不为其自身而存在,而是为了做某事而存在。制造、操纵、编辑或加工工艺,是一种艺术的解蔽方式,一种创造一个敞开区域使真理在其中现身的方式,它们与艺术本质的浮现息息相关。

技术是人们为了制造艺术品而使用,当技术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来制造艺术品而被使用时,它便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附加的天赋。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它倾向于将世界上的所有实体都沦为资源,我们也许会患上一种特殊形式的“失聪或失明”,因为我们将不能再以其他方式看见世上之物,以及世界本身。原本开放的想象被技术所掌控,它成为了一种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权利。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我们无蔽的地平线受限于技术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东西。”

技术的哲学定义:
“技术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所使用的手段。”
“技术是一种人类活动。”(海德格尔)
显然,这两种定义把人类放在了支配的位置上,即人是技术的主人。如果站在技术或工具的角度,我想展览也只是一次“被迫呈现”(challenging-forth)。

640

“技术的本质不是制作或操纵事物,而是一种揭示模式。”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观察世界的工具,是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我们和真理之间只有一层纱,工具的作用或许是可以让人们看本质更具体清晰一些。

技术可以指人类对机器、硬件或软件的运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是艺术进化的重要组织工具,但它一定不是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无论技术在今天的发生如何繁荣和强大,它始终只是属于社会进化的范畴,而不会决定艺术本体的存在。

当作品在艺术市场中自我迷失或陷入理论危机时,“工具”依然是一个渐变的环节,一个可以生产无穷的环节,一个具有创造力打破现有认知的环节,一个进行艺术内部检验的环节。它让我们重新看待艺术的创作…

“科学和艺术是真实得以显现的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草稿,模具,笔筒,身体,编程,游戏,助手在艺术创作中的使用,都保留了一种工具性。艺术家跟助手之间的相处模式,也是工具的一部分,重点在于合作过程中彼此收获了什么艺术相关的东西。

“工具的进化似乎是一种无止境的社会意识和形态的交替与更新,在每一次发生交替的年代里,艺术都会呈现出一种新鲜的清脆质感,它携带着一些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重新考量,犹如铜铃,让人警醒。”这是我所理解的工具的力量。

640

作为一种可定义的运动,20世纪60-70年代的概念艺术试图绕过日益商业化的艺术世界,强调“思想过程和生产方法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工具作为一座神秘桥梁,实现了艺术作品从虚拟的个体意识到实存物的视觉演化。艺术家的构思并不构成为艺术,若欲将其实体化就务必动用技术与工具的力量。工具是一条可以回归艺术本质的线索。作为艺术家实践性行为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视之方式。这种方式引导着艺术家操作,并使操作具有其自身特定的物质属性。制造、操纵、编辑或加工工艺,是一种艺术的解蔽方式,一种创造一个敞开区域并使真理在其中现身的方式,它们与艺术本质的浮现息息相关。当作品在艺术市场中自我迷失或陷入理论危机时,工具便成为了一个渐变的环节,一个可以生产无穷的环节,一个具有创造力打破现有认知的环节,一个进行艺术内部检验的环节。它让我们重新看待艺术的创作…

借此机会,特别感谢

艺术家/王令杰/郝经芳/叶凌瀚/刘符洁/蒋竹韵/李汉威/郭城;同事/ARTLINKART工作组;设计师/白宇/钱品林;城市规划师/Joost;建筑设计师/桑天成;朋友/殷雅迪/许艺天/曹太平/张娅;家人;PSA青年策展人计划2019工作组全体成员;展览制作方/搭建/设备/灯光;翻译/阿德

640 (1)

二 2020

DONNER CORPS À LA LUMIÈRE

海报, Donner corps à la lumière(Give body to light)

Co-commissariat : Puzzle et Centre Jacques Brel
Vernissage le 30 janvier à 18h30

Matériau sans corporalité, la lumière interagit et dialogue avec la matière sans laquelle elle reste invisible. Composée de particules photoniques, elle change la géométrie et la nature des objets si bien que grâce à elle, les artistes jouent et expérimentent pour offrir une nouvelle vision imaginaire, poétique, inattendue.
Salle blanche, nous invitons le public à appréhender le soleil comme source de vie. Cet astre divin dont l’Homme à toujours cherché à maitriser la lumière et à s’approprier le rythme. Salle noire, nous proposons un regard sur la lumière artificielle et les technologies qui permettent de contempler son mouvement.
Dans la bulle forum et la caverne, à travers le medium vidéo, nous donnons à voir des images contemplatives et méditatives presque figées qui revoient à l’Histoire de l’Art et à la peinture.

Benoit Billote
Bertrand Gadenne
Jingfang Hao & Lingjie Wang
Nancy Holt
Martin Messier
Gjon Mili
Jiro Nakayama
Bill Viola

> Exposition du jeudi 30 janvier au samedi 7 mars 2020
Du mardi au samedi de 14h à 18h
Les dimanches 02 février et 1er mars de 14h à 18h
Entrée libre
Salle blanche, Salle noire, Bulle du Forum et Caverne.
Visites découverte les matins sur RDV : 03 82 56 12 43 du jeudi 30 janvier au samedi 7 mars 2020, PUZZLE, Thionville, France

一 2020

ALBEDO

79087951_2536477839937124_440177673315024896_o

avec Benoit Billotte, stanley brouwn, Alain Colardelle, Jennifer Douzen, Peter Downsbrough, Wang Lingjie & Hao Jingfang, David Lamelas, Valentin Pierrot, Rémy Zaugg

L’albédo est une grandeur scientifique qui se définit comme le rapport entre l’énergie lumineuse reçue et réfléchie par une matière. Cette énergie s’exprime indifféremment en
fraction de 0 à 1 ou en pourcentage de 0 à 100 % ; celle d’un miroir parfait serait alors équivalente à 100%. L’albédo est un concept que l’on retrouve aussi bien en écologie :l’albédo de la planète, des forêts ou d’une plante qu’en urbanisme ou en architecture avec
l’albédo d’une place, d’une route, d’un bâtiment. Cette exposition invite à explorer cette notion à travers l’expérience de la lumière et des matières. Les artistes nous convient à un moment scientifique, poétique et parfois même politique.

Commissariat | Valentin Wattier
Scénographie réalisée par les étudiantes du Master 2 Art de l’exposition et scénographie: Julie Accorsi, Verónica Marcovich (Vero Mar), Isa Hafid, Pauline Jeannette, Aurore Genitoni, Emeline Bénard, Juliette Catelle , Louise Derbez (Louise Dbz)

En partenariat avec l’ Université de Lorraine ,
49 Nord 6 Est – Frac Lorraine et Frac Champagne-Ardenne

Exposition visible du 13/12/2019 – 02/02/2020
Fermeture du 25 décembre 2019
au 05 janvier 2020 inclus

十 2019

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affiche-20191114002733

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The Process of Art: TOOLS AT WORK

策展人:张营营

艺术家:郭城、郝经芳 & 王令杰、蒋竹韵、刘符洁、史莱姆引擎、叶凌瀚

展览简介:作为一种可定义的运动,20世纪60-70年代的概念艺术试图绕过日益商业化的艺术世界,强调“思想过程和生产方法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工具作为一座神秘桥梁,实现了艺术作品从虚拟的个体意识到实存物的视觉演化。艺术家的构思并不构成为艺术,若欲将其实体化就务必动用技术与工具的力量。工具是一条可以回归艺术本质的线索。作为艺术家实践性行为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视之方式。这种方式引导着艺术家操作,并使操作具有其自身特定的物质属性。

制造、操纵、编辑或加工工艺,是一种艺术的解蔽方式,一种创造一个敞开区域并使真理在其中现身的方式,它们与艺术本质的浮现息息相关。当作品在艺术市场中自我迷失或陷入理论危机时,工具便成为了一个渐变的环节,一个可以生产无穷的环节,一个具有创造力打破现有认知的环节,一个进行艺术内部检验的环节。它让我们重新看待艺术的创作…

策展人介绍:张营营,现工作生活于上海的策展人和写作者。201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2015年转向艺术评论及卡塞尔文献展的专题研究,2017年加入策展实践,从艺术的基本成分中寻找艺术与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青策计划2019

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 2019
时间:2019年10 月25日 – 2020年2月23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楼1号展厅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鸣谢:法国驻上海领事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特约合作伙伴:东陶(中国)有限公司
展览支持:上海河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伊艺展览服务
票价:免费

关于“青年策展人计划”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青年策展人计划”(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是国内目前独树一帜的青年策展人发展与研究项目。作为PSA的年度展览品牌暨学术品牌,“青策计划”致力于发掘华人青年策展力量,为他们提供实践理想的平台、全面且深度的指导、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和良性的成长环境。“青年策展人计划”创立于2014年,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华人青年策展力量,至今已推出三十余位年轻策展人,实现了十四场展览。“青策计划”秉持公开公正的评审原则,不论背景、鼓励冒险,六年来已逐渐成为中国青年策展人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的实践,从这里出发的年轻策展人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行业的关注;诞生于这里的一些策划方案正在形成可持续的研究和展示项目。

关于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关于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法国文化

法国文化,即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与教育合作处,旨在传播法国文化、推广法语教学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关于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瑞士文化基金会致力于在国内外推广瑞士当代文化艺术,基金会于1939年由瑞士政府成立。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于2010年成立。它旨在支持中瑞两国艺术家与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项目促进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知识与经验的分享。目前,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开展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瑞士当代艺术,其中包括视觉艺术、设计、建筑、音乐与舞蹈等众多领域。

十 2019

真新镇日志

微信图片_20191004011507

UCCA沙丘美术馆于2019年9月22日至2020年2月23日呈现展览“真新镇日志”,展出陈丽同(1984年出生于香港)、郭城(1988年出生于北京)与艺术家组合郝经芳(1985年出生于山东)&王令杰(1984年出生于上海)的作品。展览标题中的“真新镇”源自九十年代日本经典动画《精灵宝可梦》,“真新镇”既是人类与精灵初识之地,亦是梦想孕育之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动画故事的发生地,象征光明、充满奇幻的真新镇趋近中国现代发展梦想的理想之地。然而,这种美好愿景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潜在的负作用却值得深入探讨。“真新镇日志”通过艺术家对想象中乌托邦的审视,激发观者对当代生活本质进行反思。本次展览作品中艺术家对科技的运用引人注目,作为构建自然景象,营造幻象的特别手段,科技经艺术家之手为观者带来意外之美。本次展览由UCCA展览部总监郭希策划,延续了UCCA 沙丘美术馆注重与在地环境互文关系,以艺术回望“人与自然”关系的策展线索,并依据UCCA沙丘美术馆独特的空间与环境而特别设计。UCCA沙丘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和黄文菁主持设计 ,距北京约300公里,隐于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内的沙丘之下。

展览无意关注“真新镇”本源的叙事宇宙,而把虚构的小镇作为艺术言说的出发点: 1980年后出生的三位/组艺术家,成长于“真新镇”作为特定东亚幻想图景,正值日本文化输入激发大中华地区文化想象的时期。在故事里悄然繁荣的“真新镇”中,社会、技术、自然,甚至是超自然都和谐共处;同时,镇中规整房屋的纯白色则象征着全新的开始。事实上,“真新镇”原以日本下田市为原型,19世纪50年代在日本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这座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梦想中的“真新镇”在整整一代人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它不但承载着人们对理想乌托邦的想象,还在冥冥中激发了人们对亚洲现代化历史进程,如技术进步之于发展必要性的思考和讨论。

三位/组艺术家生活、工作的大都市发展日新月异,生活因科技而变得美好,正向期望中的乌托邦大步迈进。而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人们对环境退化、不平等、以及面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产生的新兴焦虑。城市生活与自然和谐融洽依然只是“真新镇”中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想。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借助当代科技手段,在看似有意、热烈拥抱当下可触及美好的同时,亦透露出其对隐藏在美好之下,尚未解决问题的隐忧与不安。

郝经芳&王令杰的装置作品通过机械重现偶得、且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在UCCA 沙丘美术馆外的海滩上,艺术家用玻璃微珠和空气压缩机制造彩虹,将偶发的自然现象转变为常态景观。一如公园里修剪整齐的草坪和人工喷泉,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在让人心生愉悦的同时,又感到怅然若失——人工景观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何种缺失?

陈丽同的作品直接取材于城市中的电子技术消费品和废弃物品,大部分材料是她在香港工作室附近拾得。塑料泡沫、三防灯、汽车挡风板、木托盘、贝母马赛克贴片、护肤品罐子等物品经过组装并置、以装置形式奇妙呈现出一副自然景观,如人工日落景象,或处于微妙平衡的贝壳,艺术家精心构建的空间关系既是可见空间的平衡,亦隐喻了欲望与舍弃之间的平衡。陈丽同将即便在发达城市中也难逃被抛弃命运的物品置于观者眼前,它们以主角身份登场,向观者询问:在遥远的未来,城市生活会给人类留下怎样的痕迹?

郭城以一系列自制设备和软件对当下生活方式如何塑造未来展开了探讨。在“(临时的)小器具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将测量辐射的盖革计数管、自制电路安置在纤细的长杆上,看上去仿佛昆虫伏于枝干上,在徒劳等待辐射强度衰减至人类纪开始前的水平。在另外的作品中,艺术家将人造物封入混凝土,制成未来时代的化石;以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自己的面部进行识别与再造,并将这个被算法创作主体物化后的脸部模型3D打印出来。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提醒我们,人类试图控制自然的企图或许会给人类带来无法预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重塑地球,甚至改变人类本性。

本次展览的作品无论是对自然之美的重现,亦或对高科技诗意的捕捉,在精确传递“真新镇”糅杂着乐观与怀旧象征意味的同时,亦通过艺术家对当下的体察,对人类能否实现所谓的乌托邦提出质疑。如果梦想可以实现,又需要人类付出怎样的代价?

关于艺术家

陈丽同

陈丽同(1984年,中国香港)2006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2009年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获艺术硕士,目前在香港生活。她的作品探索各种日常生活物件的可变性,且根据各自的特质进行改造,同时保留每种材料的存在感,继而对这些物件的状态和价值提出疑问。艺术家常常刻意将现成物与带有天然或工业特质的家居用品结合,大胆而朴实的风格与俏皮精密的细节共存。陈丽同曾在不同的国际艺术机构呈现她的作品,包括大馆当代艺术馆,2019,中国香港;胶囊画廊,上海,2019;Downs & Ross,美国纽约,2019;Mine 项目,香港,2019;Neptune艺术空间, 香港2017;Dorado项目空间,伦敦,2015;Artemis 艺术空间,英国约克,2014;Parallel艺术空间,美国纽约,2013;Flux Factory空间,美国纽约,2011。

郭城

郭城(1988年,北京)先后获得上海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工学学士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Design Products文学硕士。他的作品大多关注主流或新兴科技对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冲击与影响,以及置身其中的个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郭城曾参加过的展览有:机器不孤单:机器三部曲,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8;时间的狂喜,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7;GAMERZ II电子艺术节,法国,2015;Y时代之歌,OCAT上海,2015;想象身体边界,数位艺术中心,台北,2015;STRP双年展,埃因霍温,2013等。曾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三亚,2018;BadAward,海牙,2017;Gijs Bakker Awards,合作项目,荷兰,2016;台北艺术自由日评委奖,台北,2014。郭城曾任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运营总监,荷兰自由大学客座研究员,并从2013年起兼职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至今。

郝经芳&王令杰

郝经芳(1985年,山东)& 王令杰(1984年,上海)是一对艺术家组合,2007年取得上海海事大学工学学士,随后又获得法国洛林高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及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表现文凭。现工作生活于法国米卢斯和上海。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关注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人们对其发生的感知。主要媒介包括装置和影像。通过运用材料科学及工程学原理创作的作品呈现了对认知、情感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索,传达了一种交织着理性与感性色彩的形而上的思考。艺术与工科的双重专业背景,有效推动了艺术家对物质与精神世界之间终极共性的探求。

近期主要展览包括:Transmergence #01, 阿尔萨斯当代艺术基金会, 法国,2019;第十四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17;滚动中的雪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2018;山·水·江·湖,罗中立美术馆,重庆,中国,2018;云图,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法国,2018;华宇青年奖,华宇艺术中心,三亚,中国,2017;时间的狂喜,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2017;“The Second Nature”,HeK 电子艺术中心,巴塞尔,瑞士,2016等。

ankara escort